996不算什么 美媒:硅谷AI巨头流行“002”、上亿年薪没时间花

2025年10月23日 12:41 次阅读 稿源:凤凰网科技 条评论

10月23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AI行业的突飞猛进使得硅谷巨头们不敢有丝毫放松。虽然AI研究员已是各大公司疯抢的人才,但他们面临高强度工作,即便薪酬不菲,也没时间花。


图1:硅谷巨头因AI工作强度增大

AI研究员乔希·贝特森(Josh Batson)如今已无暇浏览社交媒体。现在,唯一能让他感到愉悦的就是Anthropic公司的Slack工作频道。在那里,他沉浸于同事们关于大语言模型与架构的理论探讨和实验交流。

贝特森只是一群重要AI研究人员和高管中的一员,他们正面临无休止的高强度工作,为了追求超越人类智慧的AI系统,不断与看似永无止境的技术变革赛跑。

100小时

在硅谷最顶级的AI实验室内部,顶尖研究员和高管们每周通常要工作80小时至100小时。多位顶尖研究人员将这种工作环境比作战场。

“我们实际上是在尝试用两年时间快速完成本该二十年实现的科研进展,”Anthropic研究科学家贝特森表示。他指出,AI系统“每隔几个月”就能实现突破性进展,“它是当今世界上最有趣的科学问题”。


贝特森

微软、Anthropic、Google、Meta、苹果和OpenAI的高管与研究人员都表示,他们正身处历史分水岭,既要与对手展开角逐,又要探索AI技术普惠大众的创新路径,其承担的工作具有划时代意义。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腰缠万贯,但是不少人坦言,没时间花这些新财富。

随着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启动“挖角行动”,AI争夺战进入白热化。他拿出了上亿美元的薪酬从竞争对手招揽顶尖AI人才。这表明,一小群AI研究人员和高管的工作,已经成为全球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如今,各家公司都在试图从这些精英身上榨取最多的每日产出,就连员工本人也在拼命工作。

“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工作,强度极高,而且似乎没有任何自然停下来的节点。”GoogleDeepMind杰出研究员马达维·塞瓦克(Madhavi Sewak)近期在受访时表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创业公司甚至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写入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的要求。但很多公司不需要这样做,因为顶尖AI员工本身自然会被激烈行业竞争与对模型潜力的探索欲推动工作。


塞瓦克

在Meta总部,新成立的TBD实验室成员需在总部园区内的扎克伯格工位附近现场办公,该团队专责开发公司AI模型。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周三刚对AI部门裁员约600人。

尽管在历次技术浪潮中,创业公司加班加点工作是常见现象,但像现在这样,世界科技巨头内部出现超长工作的情况却相对罕见。

“002”

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最紧张的时期往往是在开发模型或新产品的时候,此时的工作时间甚至超过所谓的“996”工作制,即早上9点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六天。一位创业公司高管开玩笑地称这种工作制为“0-0-2”,意思是从午夜到午夜,只在周末休息两个小时。

这种连轴转的工作节奏主要集中在各公司中的一小部分员工身上,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努力改进核心AI模型,或将新能力整合到新产品中。据员工们说,这些小团队经常昼夜不停地工作,即便在许多薪酬较低的同事下班后依然挑灯夜战。

虽然许多人表示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身心俱疲,也让他们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但他们也反复强调,自己是出于自愿而长时间工作的。

“无数创意在脑海奔涌,而你清楚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塞瓦克解释道,“谁也不愿让灵感搁浅,所以一有空闲就会继续钻研新想法”。

整个硅谷已开始为这些“以公司为家”的员工调整配套机制:有的公司在周末也提供餐饮服务,有的公司确保随时有人值班。据AI从业者透露,企业会安排“负责人”进行短期轮班,密切监控模型输出,或设置持续数周的产品开发监督岗。

根据费用管理创业公司Ramp的企业信用卡交易数据,旧金山地区餐厅在周六中午至午夜的配送及外卖订单量激增。Ramp数据显示,这种增长幅度远超旧金山及美国其他城市往年的水平。

微软AI体验首席产品官阿帕娜·切纳普拉加达(Aparna Chennapragada)指出,尽管她曾经历科技界的多次紧迫时刻,但本轮AI浪潮截然不同。


切纳普拉加达

她解释道,在以往的技术浪潮中,无论是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还是iPhone问世带来的移动化转型,用户普及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在这轮AI浪潮中,仅仅几年时间,《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90%开始使用AI产品。

用AI破局

切纳普拉加达指出,在AI时代,研究突破到产品发布的周期,已从过去的数年缩短到“周四到周五之间的间隔”,这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各家公司都在争相满足。

她将管理者额外承担的无形责任称为“第二班岗”。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她亲自开发了一些旨在加快工作效率的AI工具,包括一个浏览器扩展程序。她说,每当她打开一个新标签页,这个扩展程序都会询问她:“你能不能用AI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你正在做的事情?”

当业界热议“996”,甚至全天候工作制时,她正引导微软员工将AI转化为应对海量工作的破局之道:“那个需要24小时连轴转的不该是你,而应该是你的AI。”

Anthropic公司的贝特森表示,由于AI模型的进化速度及其行为难以预判,制定工作计划变得异常困难。他指出:“这更像是一场进化历程,而非传统工程开发。”

“往往要等到训练完成,你才能真正了解模型的产出;必须经过测试,才能确切知道它的实际能力;不到部署阶段,模型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仍存变数。”他说。

贝特森将当前工作强度与疫情期间在即时检测实验室的经历相提并论。当时,他与一小群国际科学家协作,试图弄清病毒的传播轨迹。

贝特森表示,公司对构建符合伦理、与人类价值观一致的AI的明确承诺,正是驱动他全力投入工作的动力。他与同事们正努力“看看我们能否以比模型迭代更快的速度提升理解力,而我认为我们正在实现这一目标”。

极客的时代

Google的塞瓦克指出,她很高兴看到顶尖的AI研究员能因他们的智慧与努力获得相应的报酬,即便许多人仍然仅仅是出于对研究本身的热情而工作。

“令我振奋的是,极客们终于迎来了属于我们的时代。”她说。

她补充说,绝大多数人至今还没有改变生活方式。“我没看到谁的生活有任何变化。没人去度假……人们没有时间陪朋友、没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也没时间陪伴自己所爱的人。生活中只剩下工作。”塞瓦克表示。

对文章打分

996不算什么 美媒:硅谷AI巨头流行“002”、上亿年薪没时间花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招聘